圣水寺 >> 热门文章

 
佛教常用“呗器、器物、服装”简述·呗器类
发布时间:2012-12-04 浏览次数:5914


 佛教常用“呗器、器物、服装”简述·呗器类

 

目录

木鱼

铛、铪——铙钹

铃铎

金刚杵

  佛教的“呗器、器物、服装”等项,种目甚多。本书所列举者,只是比较常见常闻的少类而已。

  所谓“呗器”,也叫做“法器”;在经典里,它本来叫做“犍椎”。五分律说:“随有瓦、木、铜、铁,鸣者皆名犍椎”。律部的典籍又说:“但是钟、磬、石板、木板、木鱼、砧捶,有声能集众者,皆名犍椎”。由此可见:“呗器”原是僧团中集众时的“信号”,后来才成为诵经礼忏时敲打的“乐器”。普通的“呗器”,大致有“木鱼、梆子、钟、鼓、引磬、大磬、铛子、铪子、铙钹、云板、铃铎……”等类。

  所谓“器物”,系指寺院里的“家具、供具、仪杖”、以及装饰点缀之物而言。

  “服装”,《禅林象器笺》说名“服章”。其内容包括佛教的“袈裟、卧具、海青、衫裤、鞋、袜、冠、带”等物。

  作为一个佛教徒,研究教义、加功用道,固为当务之急,但对于教内的一些事物法制,也应该熟悉了解。否则年湮代远,任其荒疏,则道场的象器法度,就将要名实俱废了。

  台北佛教普门文库,认为本书资料罕见,特地印成专集,以免散失湮没。用心可贵,为法殷勤。出书在即,谨述因缘梗概,以为前序。

         一九八五年农历九月中旬祥云序于台北近郊

  “钟”是佛教的“犍椎”之一,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,所以也称为“信鼓”。——印度在还没有“钟”的时期,多半是敲击木制的犍椎集众。

  “钟”也是报时之器。“钟”本来只有“梵钟”和“半钟”两种。“梵钟”就是所谓的“大钟”,又称为“吊钟、撞钟、洪钟、鲸钟”等等。“半钟”的体积只有“梵钟”的一半高度,所以称为“半钟”。

  “钟”的体积大小,有它一定的标准。古代的大型“梵钟”,据《广弘明集》卷二十八记载:京师西明寺(唐高宗敕建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)之“钟”,用铜一万斤。又日本京都方广寺之“钟”,高一丈五尺,径九尺二寸,厚九寸二分,重二万二千贯(一贯为三·七五公斤。)普通的“梵钟”,高约四·五尺,径约二尺左右。(上述的尺码,不知道是不是现今中国尺寸。)

  “钟”的质料:“梵钟”多用青铜铸造,“半钟”多用真鍮铸造。“真鍮”也叫“鍮石”,是一种铜属的矿物。冶炼之后,视之如金,赤而不黑。近世以来,已见有铁造的“钟”了。

  “梵钟”悬挂在“钟楼”顶层,“半钟”则吊在佛堂后门檐下。寺院中置有专司“晓钟、昏钟、齐钟、定钟”四时鸣钟的“执事僧”——“钟头”,按时敲叩。

  古昔时代,除了已有知道印度有“钟”之外,在当时我国似乎也有“钟”,只是缺少足资考证的文献而已。据《广弘明集》卷二十八说:有“大周二教钟铭”(周武帝制)、“大唐兴善寺钟铭”、“京都西明寺钟铭”(唐麟德二年造)。

  又《洛阳伽蓝记》序有说:“周室京城表里,凡有一千余寺;今日寥落,钟声罕闻。”

  另据《高僧传》卷二十九:“智兴传”说:“隋大业五年,兴住京师禅定寺,司“时钟”之役”。

  又唐代张继“枫桥夜泊”诗,有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之句。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卷三有“文殊菩萨曾在五台山钟楼谷化现“金钟宝楼”之记事。

  根据以上所引述的许多资料显示:后周以降,我国历代人士曾经不断铸“钟”。

  “钟”对于修道,有大功德。据敕修清规 法器章说:“大钟,丛林号令资始也。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;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。”又经典中说:“洪钟震响觉群生,声遍十方无量土。”

  又增一阿含经说:“若打钟时,一切恶道诸苦,并得停止。”

  又《付法藏传》卷五说:“古月支国王,因与安息国战,杀人九亿。因恶报故,死后化为千头大鱼,剑轮绕身砍头。随砍复生,极痛难忍。往求罗汉僧常击钟声,以息其苦。”

  又《高僧传》“智兴传”说:“有一亡者,通梦其妻曰:‘我病死,生于地狱,幸赖禅定寺僧智兴鸣钟,响震幽冥,同受苦者,一时解脱。’”

又《唐西域记》卷一说:“迦腻色迦王 受恶龙请,建寺鸣钟,息其嗔心。”

  《俱舍论》及《佛祖统记》“智者传”也说:“人命将终,闻击钟磬之声,能生善心,能增正念。”

  又《祇园图经》大略说:“祗园精舍 无常院中,有银钟、颇梨钟(可能是“琉璃钟”或“水晶钟”)各四座(台)。银钟放置无常堂内,此堂乃病僧所住。僧病垂危,钟即自鸣,音中宣说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僧闻音已,苦恼即除,如入三昧,得生净土。——银钟为忉利天王释提桓因所造,颇梨钟则是月宫天子所造。及至佛灭度后,二钟各自归还天界。”

  因为“钟”有这许多的功德,所以佛教徒应该尊重它。因此,凡是敲钟的人必先默诵“愿偈”(即“钟声偈”)。《杂喻经》“偈”云:“所在闻钟声,卧者必须起。”古德也说:“闻钟卧不起,护法善神嗔。现前灭福慧,后世堕蛇身。”

  敲钟用的“钟椎”又称做“杵”。“钟”的敲击板眼,随着“门派”及“方域”的不同,佛教界没有统一的规定。就是常见的“百八钟”的义解,也是不尽一致的。据我国的世典《群谈采余》说:“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,一岁之义也。盖年有十二月,有二十四气,又有七十二候,正得此数。”这个说法乃世俗所杜撰,与佛教无关。又有佛门中人说:“鸣钟一百八下,以醒一百八烦恼之睡也。”此说也不见经传。

  “鼓”的名字,有很多经典中可以看到。例如:《中阿含经》第二十五“苦阴经”、《金光明最腾王经》卷二、《梦见金鼓忏悔品》、《法华经》卷四“提婆达多品“、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上、《新华严经》卷八十一,实叉难陀译卷十三、《五分律》卷十八等典籍,都曾经提到过“鼓”。

“鼓”有很多的类型和称呼:比较小的叫“应鼓”,比较大的叫“薮鼓”。有足的叫“足鼓”。贯柱(插柱)的叫(楹鼓)。悬击的叫“悬鼓”。附柄执摇由耳环自击的叫“鼗鼓”、“靴鼓”,或是“摇鼓”。形状像漆桶,两端(两面)都敲击的叫“羯鼓”。形状类似“羯鼓”,但身粗而短,用手指触击的叫“揩鼓”、“折鼓”、或称“答腊鼓”。头粗面广而腰细,击打两类的叫“震鼓”、“腰鼓”、“汉鼓”,或称“鸡娄鼓”。除了这些以外,在《文献通考》(元马端临撰,明王圻续,清乾隆时别续。)一书中,还有更多的名目。

  我国古代也早有了种种的“鼓”类,其中有一些是我国的先哲们自己创造的,有一些则可能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。

  “鼓”的材料,初期有“金(金属)、玉、木、石”等种种制品。一直到现代,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皮革等制造了。用金属制造的叫“钲鼓”,用石料制造的叫“石鼓”, 皮革制成的称为“皮鼓”。(编者注:佛教应使用人造皮革,不应使用动物皮,以培养慈悲心。)

  在佛门中,“鼓”的用处:据《释氏要览》(又名《佛学备要》)中说:“《五分律》云:‘诸比丘布施,众不时集。佛言:若(或)打犍椎,若(或)打鼓吹贝。’若食时击者:《楞严经》云:‘食办击鼓,众集撞钟。’若说法时敲击者:《僧祗律》云:‘帝释有三鼓,若善法堂说法,打第三鼓。’”——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:佛陀住世时期,“鼓”本来是在“诵戒(布萨)、用餐、听法……”等场合,敲打集众用的。后来才在寺院中,早起夜寝时,规定击钟鸣鼓,作为号令。更进而把“鼓”加入了赞诵的行列,配合唱念,谱成曲调,作为“伎乐供养,庄严道场”。以音声作佛事,助发大众的诚敬心念。

 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“鼓”,形状通常都是类似矮桶式的。大型的“鼓”多半悬挂在鼓楼中,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。中、小型的“鼓”,则配以“吊钟”,架放在鼓架上,以备赞诵唱念之用。“手鼓”(最小的鼓、或有柄的小鼓)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。

  大鼓的敲法:右手执槌打鼓,左手执槌敲吊钟。敲打的时候,必须注意“节拍、板眼”,不可错乱。

“手鼓”的拿法和敲法是:不敲时,两手捧持。椎横摆在鼓的外面,用两食指与两中指托住,两大指挟在鼓内,其余四指(两无名指与两小指)环摆着。——这种姿式叫做“捧月手鼓”。

敲击时左手持鼓,右手执槌。持鼓是以左手大指和食指,中指托之。执槌是以右手大指、食指和中指合持,向内敲之。

  另有一种如团扇形有柄的单面“手鼓”,则用左手握持其柄便可。

  以上所介绍的敲击法,都是现在所常见的普通的打法。另外,大陆时期丛林中的日常生活、说法、上堂等活动的鼓板,我们大略的列举于后:

  一、法鼓。

  二、登座鼓。

  三、茶鼓。

  四、斋鼓。

  五、问讯鼓。

  六、放参鼓。

  七、昏鼓。

  八、晓鼓。

  九、更鼓。

  十、浴鼓。

  十一、普请鼓。

  十二、火鼓。

  以上这些鼓板,现在台湾的寺院中,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。

  《辞源》中引述说:“磬:乐器也。以玉或石为之,其形如矩。”——磬又叫做“銈(金圭也)”。

  据说“磬”起源于我国古代,在虞舜时期,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。当时的“磬”,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。那些石料,出产于我国泗水(在今山东省境)两岸的深山之中。它的颜色类似漆树,夹杂少许细白的纹理,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。也有用太湖石去磨制的,不过,这种质量不如泗水的石料坚实而精致。

根据《文献通考》考证: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“磬”,又到了梁代才有铜造的“磬”。

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“磬”,是把石块磨成石片,形状如“矩”,中间折曲,两端低垂。有如日本字母的“ヘ”字,也很像我国“注音符号”的“ヘ”字一般。——造“磬”的方法,在《考工记》一书中曾有叙述(《考工记》:书名,一卷。言百工之事。即《周礼》之第六篇,亦名《冬官考工记》)。

  “磬”的种类很多,有“玉磬、铁磬、铜磬、编磬、笙磬、颂磬、歌磬、特磬”等许多类型。每一种磬,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。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,而发出不同的音律。

  例如“编磬”的制作方法:它是用十六枚石片(石磬),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,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。还有一种叫做“方响”的乐器,它是“磬”的一种代用品。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。

  上面所说的“磬”,都是悬挂在“簨簴(钟磬架子)”上敲击的乐器。在朝鲜半岛,到今天还有“编磬、特磬”和“方响”被流传使用着。日本奈良 兴福寺,不久之前还有一只“华原磬”被保存着,据说是一件非常名贵的古物。考其形状,是属于“钲鼓”的一类。

  佛教的“僧磬”,和上面所介绍的“乐器磬”大不相同。佛教的“磬”是“钵”形的。据《禅林象器笺》“呗器门”(日僧无着道忠编著)说:“僧磬与乐器磬,其形全别。乐器磬:板样曲折。《考工记》所谓倨勾,一矩有半者。僧磬:如钵形。《祇园图经》云:可受五升。可知天竺磬亦如钵器矣。又《石湖梅谱》,以梅花半含比僧磬,支那(中国)僧磬之制可知焉。”

  佛教的“磬”,大致有“圆磬”(即“大磬”)、“匾磬”、“小手磬”(即“引磬”)等三数种。“圆磬”有如钵状,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。大者径约二、三尺,高不足二、三尺。小者径约半尺,高不足半尺。“匾磬”是石造的,《象器笺》说:“小磬如桃大,底有窍,贯绪,连缚小竹枝为柄,以小铁桴(槌)击之,名为引磬。盖因导引众故名。”现今之引磬,已改用木柄,贯以铜线。

  “磬”是“犍槌”中的主脑,在寺僧集体行动时,由“维那”或“悦众”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,号令赞诵。

  在大寺院、大丛林里,“维那”管用“大磬”,“悦众”持用“引磬”。上殿时:“悦众”一人或数人,站在“维那”(一人)身后,“悦众”等于是“维那”的部属。“维那”起腔,“悦众”接腔。“维那”转腔,“悦众”跟腔。他们必须声声响朗、字正腔圆,以防大众高低失准,参差不齐。

  “大磬”的敲用,多半是在“起腔、收腔、合掌、放掌”、以及“佛号”等处。

  “引磬”的敲用,多半是在“问讯、转身、礼拜”以及其它“动作”的场合——如晚课“蒙山施食”时,“行者”的动作等。

  “大磬”大抵用于指挥“腔调”,“引磬”则用于指挥“行动”,“大磬”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。“引磬”在不敲“铛、铪、铃鼓”时,在必要时配合木鱼作为敲打“板眼”之用。

  小寺院道场人数少,“维那”、“悦众”两者往往都由一人兼任。于是“大磬”和“引磬”就得由一个人同时并用了。

  “大磬”和“小磬”,除了要在“日常课诵”、或者是各种“法会、庆典、消灾、度亡……”等场合须要敲击外,还有许多仪节须要敲击它们。——据《佛教仪式须知》(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编著)说:“‘圆磬’念诵所鸣,维那主之。凡住持或尊宿、仕官、施(施主)护(护法)等礼佛,皆鸣三下。‘扁磬’石为之,形似‘云板’,悬‘方丈’廊外。有客见住持,知客鸣三下。又‘小手磬’,礼佛诵经皆鸣之,为起止之节。”

  另据《法器章》说:“磬:大殿早暮、住持知事、行香时、大众看诵经咒时,值殿者鸣之。唱衣时,维那鸣之。行者披剃时,作梵阇梨鸣之。”

  “磬”是一种神圣的器物,《祇园图经》中说:“佛衣服院,阿难所止,常护佛衣。有一铜磬,可受五升。磬子四边,悉以黄金缕作过去佛弟子。又鼻上,以紫磨金为九龙形。背上立天人像。执玉槌,用击磬,声闻三千世界。音中亦说诸佛教诫弟子法。磬是梵王造之,及佛减度,娑竭罗龙王收入海宫。”

木鱼

  “木鱼”是佛教的重要“法器”之一,古时候称为它为“木鱼鼓”、“鱼鼓”,或者是“鱼板”。

  “木鱼”的由来,有一种传说,据说:从前有一位比丘,因为他违背了师父的教诫,下一世便转生为鱼类。那条鱼在背上生了一棵树,于风涛激荡的时候,痛苦难忍,一至于流血。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经过,怜悯他所受的痛苦,就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。所谓“水陆法会”,就是供养“四圣”、施济“六凡”的“无遮法会”。那位有罪的比丘仰仗那一场“水陆法会”的功德利益,才得以脱离了鱼身。他的师父依照罪僧的遗言,把他身上的那一棵树,刻成了鱼的形状,悬挂在寺院里,用以警示僧众们。——(此说存疑。)

  另外,据《百丈清规注》和《佛教仪式须知》这两种典籍说:“相传:鱼类目不阖睛,昼夜常醒。所以佛门中,就用木料雕刻成鱼的‘木鱼’,在赞诵时敲击它,以便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。”

  又据《释氏要览》(又名《佛学备要》)说:“五分比丘问佛:用什么木料作犍槌(“犍槌”亦作“犍椎”)?佛回答说:除了漆树,其它的木料只要能够响的,都可以用它去做。”

  “木鱼”的雕制方法,是先把一块木料雕成木鱼的粗略形状(毛坯),然后把内部挖空,再把外形刻出头尾和麟甲。外表涂上红漆,再用金、黑两色,点睛画麟。它的体积,比较小的口径只有两、三寸,比较大的口径有一尺甚至于两、三尺。

  “木鱼”的形状,最初的一种是挺直的长鱼形,这种“木鱼”,通常都称它为“梆子”。这种梆子悬挂在寺院的斋堂门前,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,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。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圆形的“木鱼”,这种“木鱼”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,在赞诵时敲叩它,以便节制声调,并提醒心神。

  在圆形的“木鱼”中,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,后来更出现了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。据说这是取乎“鱼化成龙”,以表“转凡成圣”的意义!

  大形的“木鱼”,放在桌垫上敲击。小形的“木鱼”则拿在手里敲叩。

  执持“木鱼”的姿式是:不敲时,双手扶持。鱼椎在“木鱼”之外,两食指与两大指挟住,其余六指托之。

  敲击“木鱼”的姿式是:左手拿鱼,右手拿椎。执鱼是以母指、食指、中指拿住。执椎也是以母指、食指、中指拿住。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。两手好像合掌的样子。这叫做“合掌鱼子”。

  敲击“木鱼”,要用力平稳,不可忽轻忽重,忽缓忽急。如果须要快敲,应该由缓入急,渐渐加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铛、铪——铙钹

  “铛”、“铪”也是佛教赞诵或仪节中所使用的一种呗器。两者配合板眼,庄饰节奏,以为“伎乐供养”。这两种法器都是使用铜片制成的。

  “铛子”的形状有如一只圆盘,直径约四五寸。四边凿有小孔,用细绳把它绑在架子上,而后用一枝小木槌敲击它。架子(铛架)有方形的,也有圆形的。方形的架子是用硬木条或者是细竹所造的。圆形的架子,则是用铜料制成,下按木柄。

“铪子”是用两枚圆铜片所造,中心处隆起(凸起),如浮沤状。沤心有一小孔,孔中系一布缕(条)。两手各执一片,相互敲击成声。小的“铪子”,直径有五六寸。大的“铪子”直径约一尺数寸。

“铛子”在不敲击时,铛子与铛捶一并拿在左手,铛捶夹在铛子反面外,右手抱住平胸,铛子齐口。

敲击“铛子”时,左手握铛,右手执捶,铛子照面,这叫做“照面铛子”。执捶是用大指、食指、中指、执住而击之。

  “铪子”于不敲时,两片合拢,两手执持平胸。用两大指与两食指,压在铪子边沿上面,其余六指托之,放在胸前。这叫做“平胸铪子”。

  打“铪子”时,左手仰托一片,右手覆提一片。上铪边与下铪边相差数分,上铪击下铪。这样敲叩,音声比较响亮。

  “铛子”的来源,由于文献不足,尚待日后考证。

  “铪子”古代称为“铙钹”。据辞源记载:“‘铙钹’乐器,本名‘铜钹’,南齐穆士素所造,其圆数寸。大者出扶南、南昌、疏勒等国,其圆数尺。隆起如浮沤,以韦(坚固柔因软之皮)贯之,相击以和乐者。今通称‘铙钹’”。——文献通考也是这样说的。

  “铪子”又叫做“铜钵”。据中文《佛学大辞典》说:“《杜氏通典》曰:‘铜钵亦谓之铜盘,出于西戎及南蛮。其圆数寸,隆起如浮沤,贯之以韦,相击以和乐也’。法华经曰:‘琵琶铙铜钹’后混为一种,以为法事之乐器。《正字通》曰:‘铜钹今铙钹也’。是铙钹为一物之本据也。《僧史略》曰:‘初集鸣铙钹,唱佛歌赞’。”

  又《望月佛教大辞典》说:“钹又作铜钹、铜钹子、或铜钵子,亦称铜盘。系用响铜所造。其形如圆盘,中央隆起如丸状。中心穿一小孔,系以布缕。两片互击而鸣奏之。”(由日文译出)

  在佛教的典籍里,有很多地方提到“铪子”的名字。例如《法华经》“方便品”说:“琵琶铙铜钹”。《佛本行集经》说:“一千铜钹、一千具箫,常于宫中,奏乐不绝。” 《摩诃僧祇律》第三十三说:“击鼓、歌舞、琵琶、铙、铜钹……。”另外在敦煌出土的“净土变相及阿弥陀菩萨来迎图”中,也有铙钹的图案。再有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下“法器章——铙钹项”及《禅林象器笺》“呗器门”中,也曾经有的说明。

  “钹”的用场,除了唱诵赞偈时敲击之外,据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下“法器章”(铙钹项)说:“凡维那、住持揖两序出班上香时,藏殿祝赞转轮时,行者鸣之。之外:迎引送亡时、行者披剃时、大众行道时、迎接新住持入院时,皆鸣之。”(由日文《望月佛教大辞典》译出)。

  “铪子”不仅是佛教的乐器,而且在世俗间以及神教、道教、也都被普遍的使用着。

  再者:“铙钹”一词,除了上面的一些介绍说明之外,还有其它不同的解释。——据《辞源》说:“铙:(一)、军乐器也。〔周礼以金铙止鼓注〕,铙如铃,无舌有柄。执而鸣之,以止击鼓。《宣和博古图》有汉舞铙,镕铜镂为疏棂,而中含铜丸。乐舞所用者也。(二)、钹之大者,俗亦谓之铙,又谓之铙钹。雅乐、俗乐均用之。……”

  中文《佛学大辞典》也说:“铙与钹为二物,西戎、南蛮之乐器也。三才图会曰:‘金铙如火斗(熨斗),有柄。以铜为框(帮),疏其上。如铃,中有丸。执其柄而摇之,其声譊譊然,以止鼓’”。

  日文《望月佛教大辞典》说:“铙有金铙铜铙之分:金铙形如熨斗,有柄。亦如铃,中有铁丸。执柄摇之,用以止鼓,或指挥车队。……铜铙又叫做铜拍子,其形与金铙迥异。……”(由日文译)

  又《湖海新闻》说:“宋徽宗 宣和 元年降手诏曰:‘按《先天纪》,钹乃黄帝战蚩尤之兵器。胡人之凶具,中国自不合用。……’”

  综观上面所说的一些考据,我们可以知道:除了一种做为乐器的“铙钹”之外,还有一些是属于军用的“铙钹” 。

铃铎

  “铃铎”,乐器名。也叫做“手铎”、“手铃”、“宝铎”、“风铎”、“檐铎”。——这些“铃铎”,各为“铃”的一种,都是用“金、铜、铁”等金属所制造的。

  “铃铎”的起源,一般都认为是开始行于印度,这一个说法,有佛教的经典可资证明。《大般若经》卷一曾说:“天花垂盖,宝铎珠幡,绮饰纷纶,甚可爱乐。”又有《理趣经》说:“铃铎缯幡,微风摇击。”又《宝箧印陀罗尼经》说:“其塔乃七宝所成。上下阶级,露盘伞盖,铃铎轮樘,纯七宝所为。”另外还有千手观音及三十臂弥勒之圣像,各有一手执持“宝铎”。——由于以上这些左证,便可以确定“铃铎”最初是出现于印度的了。

  “手铎”有柄有舌,振之即鸣。它的“柄把”是独钴(一股)乃至五钴(五股)之形,略如“杵”状,所以也叫做“铃杵”。它乃是真言宗(密宗)、天台宗的呗器。

  “手铎”的用场,除了在“密法”中时常和“金刚杵”并用之外,最常见的场合,则是在“瑜珈焰口施食”坛场使用它。在“显教”来说,则是在“引魂、礼忏”,主坛者指挥赞诵,庄严韵调时用之。

  “铃铎”中除了用手振击的“手铎”之外,堂塔之“相轮”及檐端所悬者曰“大铃”。《周礼》郑玄 注有云:“铎大铃也”。我国寺院悬于塔檐殿角的“铁马”,叫做“风铃”,它也是“铃铎”的一种。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五有谓:“旭日初开,则金盘晃朗。微风渐发,则宝铎和鸣。”这就是描述着“风铎”的韵味的。另外在日本的法隆寺、唐招提寺、以及高野山等处,也悬有古色古香的“风铎”。

契经中说:供“铃铎”于塔庙,世世得好音声。《释门归敬仪》中曾说:“声驻军马,由与铃供”。这是记叙释尊的弟子呗比丘的故事。呗比丘于多生多世之前,曾经布施, “风铎”(铁马)悬于佛塔檐下。因而感得生生世世声音清雅,足以感动禽兽的果报。

金刚杵

  “金刚杵”一词,原本是帝释的一种“电光”的称呼。不过,平常都用于称谓祂所用的武器。同时对于诸神力士所持用的一种器仗,也称作“金刚杵”。在后来的密教中,采取它寓有“摧毁敌者”的间意义,遂把诸尊圣神所执持的某些器仗,都称呼为“金刚杵”了。从而更把它转变为修法用的道具。

  有关“金刚杵”的叙述,在契经中,时常提到它。例如:《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》卷一、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三、《陀罗尼集经》、《苏婆呼童子请问经》、《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荼》(“荼”字有作“陀”、“拏”的),都曾经提到“金刚杵”的情形。

  真言行者(密法行者)常携带这个“杵”,这是显示:挥如来之金刚智用,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,以展现自性清净之智光。于密教中,“曼荼罗海会”之“金刚部”诸尊,悉皆执持此杵。后世行人,意味着“摧毁敌者”的旨趣,大都把它演绎成“降伏诸魔外道”的作法用具了。

  “金刚杵”又叫做“宝杵”、“降魔杵”、“杵”等。“金刚杵”的“质料、量度、样式”等等,诸经所说,每有不同。

  关于“杵”的质料,据《陀罗尼集经》卷二说:“杵”的材料,是用“金、银、赤铜、镔铁、锡”等五色金属合和而成。另据《苏婆呼童子请问经》卷上说:由于所修之法不同,而其所用的材料也有“金、银、熟铜、砂石,以金银铜混合、铁、失利般尼木、毗噜婆木、佉他啰木、摩度迦木、阿设多木、害人木、人骨、水晶、苦练木、龙木、毗梨勒木、天木、泥、迦谈木、遏迦木、无尤木、阿没罗木、遏顺那木、柳木、白檀木、柴檀木”等等的差别。

  “杵”的量度,据《密部》的典籍说:有“长八指者、长十指者、长十二指者、长十六指者”,其最长者“长二十指”。

  至如“杵”的样式:最初的“金刚杵”,其尖端颇为锐利。后来成为道具,其形状乃有变化。——据《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》卷下说:有“五股、四股、三股、二股、独股”等不同形式的“金刚杵”。另据《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荼罗经》卷五、列有“金刚部、宝部、莲华部、羯磨部”等各种“金刚杵”。以及“如来最上金刚杵、忿怒金刚杵、微妙心金刚杵”等等的名目。并有“独股、三股、五股、九股、四面十二股”等“金刚杵”的说明。

  再如“金刚杵”的杵形,其中也含有许多的特殊意义。据《密部》的典籍说:一钴(股)标示“独一法界——一真法界”。三钴表显“身、口、意”三密平等。五钴表示“五智五佛”。——五钴的中间一钴,表示佛之“实智”。外围四钴,表示佛之“ 权智”。而外围四钴向内弯曲,表示“ 权智”必归“实智”之义。“杵”的上下两端,钴状相同,表示佛界、众生界同具五智之义。另有一说:中股表“法界体性智”,乃大日如来所自证,真直本地,不假方便。外围四股内曲,表四智四佛受大日如来本地自证之智方便加持,而起教化。上下两端同状,表生、佛同具五智。中段“柄把”铸出四层八叶:表四波罗蜜及十六大菩萨、八供四摄之三十七尊。四角四珠表四方四佛,中隐一珠表大日如来。八叶腰部,束以二绳,表以“定、慧”二法,而庄严之。又:四股外端各各有爪,象征狮子头状。其数为八,表示“转八识成四智之心品”。掌握此杵,则等于是安住于佛之金刚智德了。

  “金刚杵”的种类,有“宝杵”、“塔杵”、“金刚杵”、“鬼面杵”、“云形杵”……等许多品类。“杵”的用法,大致有如下多种:(一)成就事物,用五股杵。(二)加持神用,用三股杵。(三)行道念诵,用独股杵。(四)修“佛部、莲华部”法,用独股杵。(五)修“金刚部”法,用五股杵。(六)修“大威德明王”法,用九股杵……等。

  “板”也是佛教的“法器”之一,“板”是报时报事的工具。“板”为木料所制成。其量度大小,一般来说:板纵一尺一寸、横一尺八寸、厚约二寸,上方切除两角。在板面上,大都写有“谨白大众: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,各宜醒觉,慎勿放逸”等偈语。板的上边中央,贯以绳环,以便悬挂。下边也穿两个小孔,贯以绳索,把持敲击,以免摇动。

  “板”也有用铜铁做的,所以“板”也可以写做“钣”字。《俗事考》云:“宋太祖以鼓多惊寝,遂易以铁磬。此更鼓之变也。或谓之钲,即今之云板也”。《三才图会》云:“云板,即今之更点击钲。……”。

  在从前的大丛林、大寺院里,各殿堂库寮,都有悬挂的大大小小的“板”。举例来说“库司”前所悬挂的“板”,叫做“大板”,因为比其它殿堂的“板”较大。“方丈”前所悬挂者,叫做“方丈板”。“众寮”前甩悬挂者,叫做“外板”。“众寮”内所悬挂者,叫做“内板”。“半钟”之下所悬挂者,叫做“钟板”。此外还有“首座板、照堂板、客板、坐禅板、斋板、巡火板、火板、报廊板(巡廊板)……”等等。

  各处敲“板”,都有它“饮食起居、行道办事、规矩礼法”上的某一警示(提示)作用。《洞上伽蓝杂记》略云:“禅堂内外、及方丈库院,处处悬挂大板小板。随时依事,或击一下、二下三下,乃至长击,用以报众。诸清规中,有其定则”(由日文译)

至如“板”的造形,我国禅林各大宗派,也都各各不同。现在把它的图案介绍于下,以供参考。(板的图案略)

几十年来,世局变乱,人事全非。道场颓荒,僧伽星散。台湾寺院,格局轻简,住众寥寥。以上所说那些风范“板”法,早已不复见闻。后继无人,法门衰败。抚今追昔,良可慨也!

 

戒尺

  “戒尺”也是佛教的一种“呗器”——“法器”。

  “戒尺”也叫做“尺”、“抚尺”它是用木块制成的。两木一仰一俯。仰者在下,长七寸六分、厚六分、阔一寸分余,下面四边有缕面。俯者在上,长七寸四分、厚五分余、阔一寸,上面四边有缕面。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,钮长二寸五分、高七分,捉钮敲击下木。

这种“尺”,是在皈依、剃度、传戒、说法等的仪式中使用的。近些年来,僧伽们所用的“尺”,已大有改变。比较常见的,多半是用一条木块,敲击几案而已。其木块长约台尺四五寸、宽厚各约一寸一分。

 

 

    

 

版权所有:圣水寺   Email: 419491135@qq.com     地址:河南省圣水寺   邮编:450007
豫ICP备13016424号   电话:0371--69922950(客堂) 0371-69922950(佛协)    

技术支持:铁哥们网络